close
在此時此地──2011年的台灣──討論卡爾維諾的小說技藝,跟西方讀者在西方品賞卡爾維諾的技法,完全是兩回事。我們並非在一個真空無菌的實驗室裡檢視他的作品,而必須透視厚厚一層愛玉凝凍狀的記憶才能讀他。記憶像半透明的愛玉:帶有台灣鄉土味,而且泛黃像老照片。
解嚴後的1990年代,當時還無可名狀的自由解放感在台灣社會瀰散,作家和讀者都樂觀地(至少比今天樂觀許多)相信文學空間大有可為。作者勤於學習寫作的奇門遁甲,而讀者阿沙力買單。那是一個沒有「文青」(文藝青年)的時代:因為當年樂於搜讀文學,甚至親身下海嘗試各種創作的人口眾多,這些人不必被圈起來,被貼上「文青」的標籤。唯有這等人類變得稀少之後,「文青」(讀作:保育動物)這個標籤才出現。
卡爾維諾的作品中譯本在1990年代之前已經零星出現,但一直到了1990年代起才開始「有系統地」一本接一本出版。「有系統地」一詞加上引號,因為我不認為出版社一開始就單方面地、一廂情願地,推出一系列卡爾維諾代表作;我想,應該是《如果在冬夜,一個旅人》廣受歡迎之後,出版社才繼續出版卡爾維諾其他名作。讀者和出版社互相來電充電多次之後,卡爾維諾現象才得以誕生。在出版社和讀者之間,文學教育者(含各式文藝營的講師和大學教授等等)和作家扮演了催化這個現象的角色:前者採用《冬夜》等書作為介紹「後現代小說」、「後設小說」、小說寫作技藝的教材;而後者現身說法──甚至透過獲得文學獎展示寫作成果──向讀者證明學習卡氏技藝的報酬率高。
文章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10705/32/2uhiw.html?type=new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